隨著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,方便、快捷的速凍食品時不時地就會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。速凍餃子、冷凍肉類……很多家庭的冰箱里,都存有速凍食品,它的出現極大的方便了我們快節奏的生活。根據智研咨詢2018年發布的前景預測報告顯示:僅2018年,速凍食品行業零售渠道銷售額為113億元,同比增長4.4%。如此大的銷售數據背后是龐大的消費人群。
隨之而來的關于速凍食品的“衛生、健康”問題也成為了消費者關注的話題。8月11日,《中國食品安全網》合作媒體黑貓投訴轉送《中國食品安全網》一條投訴信息稱:消費者匿名投訴在思念水餃中吃出了一團毛發。思念食品一年投訴量達16次,屢因“異物”問題遭投訴
在黑貓投訴平臺思念食品投訴內容匯總信息中看到2018年10月至今思念食品的投訴量就達16次,通過搜集發現思念食品“異物”問題頻率極高。事實上,此類事件不僅發生在2019年,2015年思念餃子也曾被媒體爆料《思念餃子里吃出了死蒼蠅》、《思念水餃吃出煙頭 嵌在肉餡中呈絮狀》、《思念湯圓吃出塑料模具》等。2016年被爆料《思念餃子里吃出不銹鋼鋼絲球》。2009年被媒體報料稱《思念金牌水餃被訴含創口貼》等。.為什么這樣一家有著諸多光環的企業,近十年來,卻屢屢被曝出產品里有異物,甚至是不可思議的毛團、蒼蠅、煙頭、鋼絲?
對于消費者此前的投訴事件,思念食品方面曾稱公司的生產線是全封閉的,不可能摻進異物。為了揭開真相,當時暗訪的媒體記者曾通過應聘形式,進入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工作。經過近半個月的臥底探訪,當時暗訪的記者發現:不僅所謂的“全封閉”生產線其實是有裸露操作的,而且除了手機等金屬物品之外,包括香煙在內的物品完全可以帶進生產車間。更令人想不到的是,只要有一套工裝,即便是陌生人也可以自由進出廠區和車間,無人核實身份。如此松散的管理制度和混亂的生產環境怎么能保證食客們的安全?
目前,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和環境監管越來越嚴格,行業會漸漸進入洗牌時代,一些不規范的企業勢必會被市場所淘汰,同時大企業的品牌優勢會不斷突顯,并進一步提升鞏固實力,國內速凍食品的消費趨勢將會成倍的擴容。未來,價格戰將不再是搶奪市場份額的唯一手段。企業的實力、技術、和品牌,以及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度、信賴度才會是企業占領市場的最大法寶。食品安全無小事,但1%的失誤足以引發各種食品安全事故。質量問題并不可怕,關鍵是看企業怎么去對待產品質量問題。企業偶爾出現質問題未必就是壞事,如果能對質量問題進行正確的分析和認識,加強整改,完善管理,并以此為契機強化食品安全意識,或許能讓企業更好地成長。質量是品牌的內涵,只有不斷加強質量管理,把食品安全問題真正落到實處,企業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,品牌才能真正深入人心。